由於圖片太多  特別另闢一篇網誌來放置隨拍圖片  請大家賞圖指教  謝謝!!


六十石山這特別的名字由來,有以下三種說法供為參考:

一、在日據時代,有西部(舊稱【山前】農民移民到本山之西南麓(即本鄉新興村馬加祿溪南溪帶)開墾田,種植水稻,當時農業耕作技術較為原始,鄉內其他地域之水田一甲地平均只能生產四十到三十石(容量單位:一公石等於一百公升,一台石約為一八三.四公升)的稻穀,但此地泉豐土沃,一甲地可產六十石,故稱之為【六十石(音ㄉㄢ、)山】。
二、同樣在日據時代(約民國二十年代左右),台灣樟腦業非常發達產量為世界第一,由官方統辦,是當時台灣的重要出口物資,當西部(山前)之棹林砍伐殆盡時,必需另覓材源,於是一批批的【樟腦移民】,湧向東部(後山),另起爐灶,煎熬樟油,製造樟腦。本山之樟林蒼翠、幹粗枝茂,是上好之樟材,不經幾年亦砍伐一空,形成童山灈灈,在平緩之坡地上,有許多巨石冒現散布其中,經當地腦民屈指點點數數,約有六十塊左右,因之稱為【六十石(音ㄕ、)山】。
三、在民國三十三年,西部發生本省有史以來最嚴重之水患【八七水災 】,居雲林一帶有許多閩籍之農業災民,因田產流失、淹沒,無地耕作營生,於是大批往東部遷徙,另謀生計,因移居時間較晚,平地已旱為先期移民所佔墾,只好居於山麓或丘陵【其現居住地在戶籍間號之編排上稱為---雲閩】開墾山圍,種植雜作如蕃薯、番麥【玉米】、甘蔗等,當時亦有一批災民移墾於此,惟此地屬黃土質,地方甚劣,農產甚窘,又當時交通甚為不便,登山下嶺只有羊腸小徑之步道,一切物質及農產之輸送可供挑下山來販售的總計約六十擔【擔—一人以扁擔挑二竹籮之物為一擔,在舊時容量單位之一石,其體積應相當於一擔】,故名之曰【六十石(音ㄉㄢ、)山】。


資料來源:農業易宿網 

2.


3.



4.


5.


6.


7.



8.


9.


10.


11.


12.



13.


14.


15.


16.


17.


18.


19.


20.


21.


22.


23.


24.


25.


26.


27.



後記 :
EV加減光 : 這次的金針花旅拍 照片挑選後很明顯的  照片都有過曝的現像 !! 回想之前的拍攝經驗  不是晨昏日出就是黃昏日落 
不然就是晚上夜拍  很少像這次在白天的情況下拍照   所以我發現  我EV調整加減光的能力很弱  !! 常常使的照片 過曝或不足
 
高反差 : 拍花在之前也是有過類似經驗  但多以下午為主,陽光強度不同 !! 以這次金針花來說 (上午拍攝) 高低反差太大 

請問同學,老師  若以天空為背景(天空,快門1/500)  仰角拍花(花,快門1/100)  請問!該如何拍出曝光成功的照片呢?

或者!提供一下這次金針花是如何拍攝的呢  ?  我在忘憂亭上拍的風景或金針花(第1~20張)  通通失敗   到了民宿那邊的金針花才稍稍成功 
但我想那不是我拍成功了  是因為太陽高昇  反差減小才拍成功的(我猜的?) 疑問的阿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nchung07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